1、 繁殖溫度:15℃-25℃,冬季搭大棚或者蓋黑膜, 夏季用遮陽網或者蓋稻草,夏天每天多灑水降溫,0℃-5℃冬眠,0℃以下凍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長。
2、喜濕、怕干:蚯蚓體內含水量80%左右,要求餌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縫滴水為準),所以要求養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這樣每天或隔1-2天,必須澆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澆透和下層料接上,澆水時間為冬季中午澆,夏季晚上澆,春秋季節可白天澆。
3、喜暗、怕光:蚯蚓晝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見活動覓食,養殖床要蓋稻草,保持濕潤、 遮光。
4、喜空氣、喜靜,疏松餌料有利蚯蚓生長,我們多年經驗是投料前將床翻支一遍(大 約20公分厚)增加透氣。這一點很重要,多年來,我們發現床土底層,蚯蚓數量很少,但餌料還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氣,這樣對蚯蚓生長不利。
二、 養殖方法
1、養殖品種: 赤子愛勝蚓,從日本引入的"大平二號"特點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熱抗寒,適于一年四季生產,蚓體、蚓糞產量高。
2、 養殖方式: 建場18年,我們一直堅持露天堆肥養殖,我認為,此法低成本,是大規模 生產蚯蚓產品的**方法,不須任何投資設備,利用一切空閑地,只要把未經發酵的牛糞、污泥、豬糞做成高15-20厘米,寬60-80厘米,長度不限,放入蚓種,就可養殖。1畝地前期做蚯蚓床需要20噸左右牛糞,蚯蚓床只做一次,以后都不需要再做,它是蚯蚓取食物之所,也是棲息之地。所以做好蚯蚓床很重要,之后就可以投種苗了。以后每個月喂3-5噸鮮牛糞就可以了。牛糞價格每個地方有點差異,有不要錢的,也有幾十元一噸的,還有100多元一噸的。我們從幾平方米開始飼養,一直到現在,300多畝地擴繁都用此法,其優點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發酵一系列工作,餌料保持養分不受損失,提高了蚯蚓生長速度,易于在農村推廣應用。此種方法的關鍵是要使餌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過干過濕。
三、 繁殖和生長
1、 產繭量:大平二號蚯蚓每條年產繭在50-60個之間,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
2、 孵化率:一個蚓繭平均孵出幼蚓1-8條,**多12條,但是發育的幼蚓一般只有3-4條。不同溫度孵化所需時間,孵化率不同。
溫度
濕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孵化期(天) 40 25 20 16
幼蚓生長(天) 90 68 55 40
成蚓(天) 120 90 70 55
3、 生長期:蚯蚓生長速度與餌料狀態有密切關系。盡管餌料相同,由于其碎細度不同,幼蚓的生長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餌料碎細狀態,**蚯蚓快速生長。
4、養殖密度:種蚯蚓數量,每平方米3斤。
5、產量:每平方米產量可達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產期只有8-10個月)餌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產1公斤鮮蚓,并可獲得70%蚓糞,我們多年經驗是5方牛糞產一噸蚓糞,鮮蚓50公斤
四、飼養管理
1、
餌料的投喂:及時喂料,能**蚯蚓快速生長。上糞厚度為5-10厘米,不要將床面蓋滿。
2、 蚯蚓養殖溫度:溫度在5-40℃。冬季加厚料床到40-50厘米,蓋稻 草,蓋黑膜。夏季每天澆水。上糞前松松床,給蚯蚓床增加透氣性,上糞5-10厘米,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節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時補料。
3、 餌料:**是牛糞、豬糞、馬糞、污泥、兔糞,豬、羊、兔糞加秸桿、稻草。
五、 蚯蚓的采收 把牛糞搬開,用手搬開密度大的地方,蚯蚓和土一起裝到盆里,然后倒在花油紙上,鋪平,采取蚯蚓怕光的原理,一層一層的把土掛開。剩下的就是蚯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