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鋁阻燃劑的方法可不止這一種,所以小編今天就來講講除機械粉碎法外的以下幾種生產方法:
1.微乳液法:W/O型微乳液是由水、與水不相溶的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熱力學穩定體系。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正己醇、環己烷微乳液體系的組成和性質,當正己醇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為2∶3時,該微乳液體系有較寬且穩定的微乳液相區,是一種制備超細微粒的理想體系。在該體系中,通過氨沉淀制得的氫氧化鋁超細微粒,平均粒徑為6nm,有較好的分散性。
2.溶液凝膠法:溶膠凝膠法是目前在超細粉制備中研究和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以硫酸鋁為原料,在pH為3.5、溶膠濃度為0.4mol/L、加入0.3%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劑、反應溫度為80℃的反應條件下進行膠溶,得到穩定溶膠,后經5h的100~150℃熱處理,制得超細氫氧化鋁粒子,平均粒度為70nm,分散性好,粒徑分布均勻。
3.金屬醇鹽法:在適當催化劑的作用下,異丙基鋁在H2O-NH3體系中進行水解,生成的沉淀經過濾、干燥即得氫氧化鋁微粒,平均粒徑為90nm.此方法優點是操作簡單,制得的樣品粒徑小;缺點是樣品團聚嚴重,使用的有機原料成本高。
4.鋁酸鹽分解法:鋁酸鈉種子分解法根據種子的不同又可分為自分解種子分解法和機械粉碎種子分解法兩種。機械種子分解法產品粒度平均粒徑較細,可達到2μm,但由于分解所用的種子是機械粉碎加工而成,成品無法避免出現10μm甚至于15μm的大顆粒,這在阻燃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尤其是電線、電纜和工程塑料的生產過程中是致命的缺陷。自分解種子兩段分解法制備的產品粒度細,平均粒徑可小于1μm,粒徑分布窄,產品具有純度高、白度好、顆粒均勻規則、易于分散等優點。
氫氧化鎂作為阻燃劑,對火勢有一定的阻制。氫氧化鎂受熱分解出水,同時吸收大量的潛熱,從而抑制聚合物溫度上升,延續其熱分解并降低燃燒速度,這就降低了樹脂在火焰中的實際承受溫度,具有抑制高聚物分解和可燃性氣體產生的冷卻效應。
分解后生成的氫氧化鎂是良好的耐火材料,切斷氧氣的供給、阻止可燃性氣體的流動,幫助提高樹脂抵抗火焰的能力,而且其熱分解溫度高達340℃,因此氫氧化鎂作為阻燃劑其阻燃性能十分優越。
氫氧化鎂在中等填充時能出現較厚的氧化炭層。炭化層的生產,阻擋了熱量和氧氣的進入及可燃性氣體的溢出,使脫水稀釋,吸熱降溫發揮更大的作用,加入氫氧化鎂降低了初始的氧化分解溫度,且隨用量的增加下降程度變大。此外生成的氧化鎂使優良的耐火材料覆蓋于高聚物表面,亦能提高高聚物抵抗火焰的能力。
有鹵元素的阻燃劑會產生有害氣體,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也漸漸的把無鹵元素的阻燃劑運用在防火涂料中。
將氫氧化鎂阻燃劑適量的添加進去,可使防火涂料有著良好的阻燃性且相對減少有害氣體的排出,將其施工于鋼結構基材表面后,在火災發生時,基材不會立即燃燒起來,同時會阻礙火勢的蔓延,使得公用建筑、車輛、飛機、船舶、古建筑及文物、電器電纜等不易受火災破壞。
當下有研究出一種隧道防火涂料,主要是以氫氧化鎂作為助劑,在高溫裝調下,可以分解出無毒惰性氣體和受熱分解、相變吸收消耗熱量,表層可以慢慢碳化再生成膨脹的發泡層,熱量傳導內減少,降低構件溫度升高的速率,具有耐火極限、粘結性高、耐水性好、不產生有毒氣體,環保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