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背景:塑膠件成型后,出現一些不良問題,會影響裝配效率或整機性能,與預定的質量標準(檢驗標準)有一定的差異,不能滿足公司的品質要求。除了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培訓、對有不良的配件及時處理(比如挑選、加工等);這些缺陷可能是由如下幾方面造成:模具、原材料、工藝參數、設備、環境、人員。 現將缺陷問題總結如下:
1、色差:注塑件顏色與該單標準色樣用肉眼觀看有差異,判為色差,在標準的光源下(D65)。
2、注塑不滿(缺膠):注塑件不飽滿,出現氣泡、空隙、縮孔等,與標準樣板不符稱為缺膠。
3、翹曲變形:塑膠件形狀在塑件脫模后或稍后一段時間內產生旋轉和扭曲現象,如有直邊朝里,或朝外變曲或平坦部分有起伏,如撥叉、加強座等變形,有局部和整體變形之分。
4、熔接痕(紋):在塑膠件表面的線狀痕跡,由塑膠在模具內匯合在一起所形成,而熔體在其交匯處未熔合在一起,彼此不能熔為一體即產生熔接紋,多表現為一直線,由深向淺發展,此現象對外觀和力學性能有一定影響。如勾盤底部的熔接痕。
5、波紋:注塑件表面有螺旋狀或云霧狀的波形凹凸不平的表征現象,或透明產品的里面有波狀紋,稱為波紋。
6、溢邊(飛邊、披鋒):在注塑件四周沿分型線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現薄薄的(飛邊)膠料,稱為溢邊。
7、銀絲紋:注塑件表面的很長的、針狀銀白色如霜一般的細紋,開口方向沿著料流方向,在塑件未 充滿的地方,流體前端較粗糙,稱為銀絲紋(銀紋)。
8、色澤不均(混色):注塑件表面的色澤不是均一的,有深淺和不同色相,稱為混色。
9、光澤不良(暗色):注塑件表面為灰暗無光或光澤不均勻稱為暗色或光澤不良。
10、脫模不良(脫模變形):與翹曲變形相似,注塑件成型后不能順利的從模具中脫出,有變形、頂白、拉裂、拉傷等、稱為脫模不良。
11、裂紋及破裂:塑膠件表面出現空隙的裂紋和由此形成的破損現象。
12、糊斑(燒焦):在塑件的表面或內部出現許多暗黑色的條紋或黑點,稱為糊斑或燒焦。
13、尺寸不符:注塑件在成型過程中,不能保持原來預定的尺寸精度稱為尺寸不符。
14、氣泡及暗泡:注塑件內部有孔隙,氣泡是制品成型后內部形成體積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膠內部產生的真空孔洞。
15、表面混蝕:注塑件表面呈現無光、泛白、濁霧狀外觀稱為混蝕。
16、凹陷:注塑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向內產生淺坑或陷窩。
17、冷料(冷膠):注塑件表面由冷膠形成的色澤、性能與本體均不同的塑料。
18、頂白/頂高:注塑件表面有明顯發白或高出原平面。
19、白點:注塑件內有白色的粒點,粒點又叫“魚眼”,多反映在透明制品上。
20、強度不夠(脆裂):注塑件的強度比預期強度低,使塑膠件不能承受預定的負載。
設備簡介:無錫精質視覺科技有限公司,累積多年光學影像篩選機行業經驗,專注光學影像檢測篩選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設有獨立軟件研發中心、高素質的技術設計團隊,對公司每一臺光學影像檢測篩選設備及設備的核心部件,都經過大量的比選,同時,整機性能的綜合優化也使設備的生產效率在行業內。
檢測對象:汽車門板內襯卡扣、保險杠卡扣、輪眉卡扣、連接器注塑件、壓線端子、汽車保險盒、注塑螺絲、車門限位橡膠件、聚氨酯緩沖塊等。
技術參數:
1、檢測速度:每分鐘200-1000個(主要依振動盤的送料速度及產品大小);
2、篩選精度:0.1mm、0.01mm、0.001mm;
3、上料:振動盤自動上料;
4、檢測內容:檢查長度、高度、直徑、混料、變形、缺料、毛刺、黑點、劃傷等檢測;
5、缺陷標識:吹氣系統自動剔除廢品,同時聲光報警并記錄缺陷圖片;
6、缺陷信息:記錄缺陷信息、尺寸不良、外觀不良、圖像信息等;
7、軟件功能:具有實時圖像顯示功能及有缺陷產品圖像顯示功能,且瑕疵圖像至少能夠保存500張以上;產品缺陷庫可以自行添加;
8、檢測匯總:系統自動生成產品質量報表和疵點分布圖表。
9、接受非標定做自動化產品外觀表面瑕疵缺陷機器視覺檢測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