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禾糯,是生活在月亮山區、雷公山區的人們**喜歡種植的水稻品種。這種帶芒的奇特水稻,喜歡生長在高山、冷涼山區,成熟晚。
用香禾糯加工出來的稻米做飯,香、糯,有“一家蒸飯十家香”的說法。
人們為保持其特有的香氣,收獲時將“摘”下的稻穗帶回后,掛在禾晾架上,待其干透再帶著稻穗歸倉,直至碾米前,才會從稻穗上將谷粒脫粒。
張老榜說,香禾糯不能過早脫粒、去皮,不然就不香了。“我們這里,都是要吃的時候,才脫粒、碾米。”
研究發現,香禾糯的營養價值高,蛋白質、賴氨酸含量高。它的香氣,源自水稻生長過程中吸收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后,轉化出的一種特殊物質。
也正因香禾糯的特性,以及特殊的保存和加工方式,成就了占里另一道景觀:春時,薄霧繚繞的層層梯田,千嬌百媚;從秋收季節到初冬時分,高高的禾晾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禾把。
禾晾架上的禾把,或金黃、或紫黑,或黃、紫交錯。這些顏色,是由于香禾糯的品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品種,也有著不同口感。
有代理、批發采購九薌香禾糯米、大米意向均可與廠家貴州月亮山九薌農業有限公司聯系,溝通洽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