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喜字罐,民間俗稱為“喜字罐”,亦有“雙喜”罐之說,是清代典型器物。出現在清乾隆年間,是民間婚嫁時普遍使用的器皿,通常用于新房裝飾,罐上繪喜字、纏枝紋,寓意喜事不斷,古人對雙喜罐用途**婚嫁之時用來裝糖果花生之屬,直到民國初期還在生產使用。
據相關記載,雙喜字是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所創造出來的。據說它進京趕考,路上遇到馬員外家征聯招婿,凡是能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者即可招為女婿。王安石記下題目便匆匆赴考,一路順利進入殿試,沒想到皇上親自殿試的題目是為“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求上聯,王安石大喜,趕忙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得以高中。金榜題名時又遇洞房花燭夜,王安石自笑是雙喜臨門,大筆一揮,連體的雙喜字就纏上了,之后婚嫁喜事張貼雙喜字就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